青海明长城主题摄影展大通分展活动全面启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青海省唯一一段)——青海明长城大通段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存,也是青海省境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明长城,距今已有450年历史,被国内长城专家誉为“青海八达岭”。
近年来,受大通县文物局委托,原大通县文物管理所、大通县博物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夯实工作基础,探索工作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切实加强明长城大通段保护管理力度,加大全县17名长城义务保护员专题培训频率和日常管理范围,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原则与方针,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长城执法巡查办法》、《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科学有序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电子票务系统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尤其是关于长城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挖掘整理青海长城文化资源并依托长城文化资源优势,广泛传播青海长城文化,努力讲好青海长城故事,进一步坚定青海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青海各族人民基于青海长城文化日益剧增的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青海长城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扩大青海长城的世界影响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了解、热爱青海长城的浓厚氛围,2022年3月8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文化旅游摄影协会承办、西宁市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协办的“世界屋脊上的长城——青海明长城主题摄影展”大通分会场展览启动仪式在西宁市大通县非遗传播中心举行。西市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秀清,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晓英等出席仪式并参观展览。
此次青海明长城主题摄影分会场展览活动持续时间为1个月,协办单位在扎实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同时,将分批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学生等不同群体进行参观展览,旨在为开创青海明长城大通段保护管理工作新局面和扎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助力增色。并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社会各界群众文物保护和热爱长城的意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营造社会氛围,凝聚社会力量,守好长城资源,讲好长城故事。
随便看看
- 2022-01-16云旅游以新形式满足游客游览体验
- 2022-02-13《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福建段)旅游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 2021-12-17瑞士日内瓦湖——环湖集聚多产业特色小镇
- 2022-01-01古北水镇的童话小镇,享受冬日的猫冬之旅
- 2021-12-14飞猪联合酒店商家推出“疫情安心退”服务